褒忠鄉馬鳴山鎮安宮是雲林縣境內著名的王爺廟,供奉的王爺很特殊-「五年王爺」!為什麼叫五年王爺呢?
五年王爺-實際上崇奉12位王爺,但是因為每逢五年會舉行一次大祭典,所以稱為「五年王爺」!
五年千歲共有12尊,生辰各有不同,為了祭祀方便,於農曆10月29日綜合祭祀,每5年舉行一次建醮大祭典,信徒們稱為“五年到年”或“五年到科”,是褒忠鄉的大日子。每年元宵節這天,五年千歲繞境巡行,各莊百姓都會提供大量飯擔給隨行藝閣、陣頭及信徒們用餐,村民們稱為“正月十五吃飯擔”,已成為祭典的一大特色。
馬鳴山-原名稱為馬龍山,始於三百餘年前(西元1625年)由陳姓始祖「帝老」率偕鄉族數戶自大陸閩省迫州府城渡台謀生擇居結成村落,當時馬龍山為一平原地區,樹木蓊蔚,居民務農維生,生活得漸改善,因此居民日增至今約一百餘戶。
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,台灣光復歸屬中華民國版圖時,村民擬欲建議英明政府正其原名為馬龍山,然考其「馬鳴」二字竟與古代佛教發源第六世祖「馬鳴菩薩」同登其號,意義甚屬神祕,故現在仍稱為馬鳴山。
鎮安宮早期以草棚設檀,後來經過多次重修才有今日面目,廟宇共分四進,建築巍峨,裝飾華麗,庭前建有龍池噴泉,蛟龍昂首噴水,栩栩如生。正殿前方庭園被開闢為五年千歲公園,內部以奇石林木巧妙安排,曲徑環繞,園境幽深,庭臺樓閣,水池噴泉,頗具中國園林之意趣,登上園內的馬龍山,視野遼闊,可遠眺遠處田園風光。
民國八十三年四月再鳩工興造五年千歲大公園。內設有高山石林、九龍船、景觀雀橋、大小瀑布、石洞地道、碼頭隧道、西湖蘇堤、白堤、石雕三十六天罡、七十二地煞、六十太歲星君、十八羅漢崖…..等等。琳瑯滿目、唯妙唯肖,俱均巧奪天工的勝品,令人嘆為觀止。總工程費用新台幣貳億元!
龍湖-九龍船
五年千歲公園
民國八十五年十二月竣工開放,為本宮增添休閒觀光的價值,教育文化的氣息,置身其內、流連忘返、瞭望勝景、身心舒暢。瞻仰廟貌倍感五年千歲聖威遠播,福庇四方。
景觀雀橋
前庭有龍迫噴水,后殿裝人造影山稱曰「紫雲山」中殿拜亭
西湖蘇堤
放生蓮池-池中雕塑觀音大士、善才、良女附設蓮花噴水「莫愁亭」
五亭橋
笑呵呵的彌勒佛
鎮安宮前面廟庭寬廣,四週環繞天然池塘,依原形全部砌石,池水長溢、清靜幽雅、朝前右方擁有天然沙 坵,高低起伏,附有池塘點綴。
獅子與老虎
大象
景福門-餐廳、會議室
馬鳴山鎮安宮現形廟貌,係民國四十年辛卯改建,殿宇分為四進,正殿供奉五年千歲。
近照
后殿供奉觀世音菩薩
馬鳴山鎮安宮怎麼去?
火車 | 台鐵 | 斗南或斗六站→台西客運→虎尾→台西線→褒忠→馬鳴山 |
自用車 | 國道一號 北上 | 雲林系統交流道接78號快速道路→下台19線交流道→往褒忠方向→馬鳴山 |
國道一號 南下 | 雲林系統交流道接78號快速道路→下台19線交流道→往褒忠方向→馬鳴山 | |
國道三號 北上 | 梅山交流道下→往梅山方向→78號快速道路(往西)→下台19線交流道→往褒忠方向→馬鳴山 | |
國道三號 南下 | 古坑系統交流道→78號快速道路(往西)→下台19線交流道→往褒忠方向→馬鳴山 | |
中央公路 | 西螺—崙背—褒忠至馬鳴山 | |
縱貫公路 | 埤頭—崙背—褒忠至馬鳴山 | |
南部 | 嘉義交流道下→北港→褒忠 | |
北部 | 溪湖交流道→中央公路→自強大橋→褒忠 |
未經允許不得轉載:宜蘭神佛繡莊 » 馬鳴山鎮安宮五年千歲廟簡介